乡村振兴,教育先行。武汉晴川学院商学院“大手拉小手”实践团队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助力乡村教育发展,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开展乡村教育实践活动,以青春之我,赴教育之约,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孩子铺就知识成长路,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教育的土壤里扎根生长。
晨启:朝气满校园2025年7月6日,实践团的成员们早早守候在门口,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孩子们踏入校园,开启新一天的学习生活。这已是实践队入驻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四天,校园里处处洋溢着青春与童真交织的温暖氛围。
( 可爱的孩子们)
8点30分,实践团的成员们组织孩子们进行眼保健操,在三年级教室里,实践团成员刘雪一边提醒 “同学们,该做眼保健操啦!”,一边留意着孩子们的动作。刘雪表示,眼保健操不仅可以保护学生们的用眼健康,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课堂:知识的播种与耕耘展开剩余71%上午第一节课,实践队员刘雪给四年级的学生开展数学课的教学,她针对“数的表示”章节与作业错题展开实践内容。课程主要结合直观示意图,将个位、十位、百位的概念具象化,帮助学生构建数字认知逻辑,实现抽象数学知识的通俗转化。第二节课,实践成员席粤情给学生开展语文课的学习,她以《古诗三首》为教学内容。在教学中,她先通过故事化讲述,意境模仿等形式,引导学生沉浸诗意画面,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。
(实践团成员刘雪教导数学)
上午的第三节课,实践团队成员李璨慈为六年级上数学课,数学课堂聚焦“分数除法”教学,采用纸张道具模拟 “苹果均分” 场景。通过折叠、拆分纸张,直观地呈现分数除法运算逻辑,让抽象公式附着于具体操作。第四节课,游作昕为六年级学生上古诗课,将古诗教学引入动画短片辅助教学。借助动态画面还原古诗意境。在背诵与分享环节,学生踊跃参与,实现古诗知识从 “被动接收”到“主动输出”的转变,强化了经典文化传承效果。
课间:童趣与青春共绽课间铃响,武汉晴川学院实践团队成员龚泉羽带领学生开展课间活动,他遵循体育教学逻辑,以体育互动搭建成长桥梁,亲身示范规范挥拍、接球动作,学生们在其耐心教学下,尝试规范动作,逐步建立了运动信心。紧接着,实践成员们带领学生们开展一场主题为“寻找超级英雄”的活动,成员们抛出“你心里的超级英雄是谁”的问题,孩子们纷纷举手,“医生阿姨治病救人!“、“老师也像英雄,教我们知识!” 稚嫩的声音里,藏着对平凡英雄的崇敬。实践队员们讲述宣化店当地的革命英雄故事,引导他们明白:热爱祖国、乐于助人,每个人都能成为“超级英雄”,一颗颗向美向善的种子,悄然在学生心里扎根。
(作业辅导课)
随后的作业辅导课,实践队员们分散在教室各处,指导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惑,巩固所学的知识,让午后时光也浸润着温暖与成长。学生毛梓顾表示,通过老师们的悉心指导,他从中学到了很多学校以外的知识,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。
当日实践结束后,实践团队在队长纪凌波的带领下,对内容进行复盘,成员们梳理课间互动细节,聚焦 “技能传授如何更贴合孩子认知”的问题,总结教学方法经验,深度挖掘当下现有的教育资源,提升教学水平,为学生们受到更加优质的教学保驾护航。此次复盘不仅是对教育方法的反思,更是对乡村教育需求的深度洞察。
此次实践,是晴川学子响应乡村振兴号召、助力教育公平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团队成员们将持续深化乡村教育实践,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沃土深耕,以教育微光,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,让“大手拉小手” 的温暖故事,不断书写新的篇章!
发布于:浙江省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